说起这次住院的事儿,58岁的赵良(化名)看上去挺“无所谓”。事实上,他焦虑得一直在抠手,指甲旁的皮肤微微渗出了血。
他刚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5期(尿毒症期),只能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。在这之前,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,一直没把肾脏“警告”当回事儿。“都说要和糖尿病和平相处,可我几乎彻底忘了它。”和医生说起了自己的患病经历,也仔细琢磨过“怎么就突然肾衰竭了”,这是他认为的答案。赵良确诊2型糖尿病8年,时间并不算太长。不过,让医生咂舌的是,患病的前3年里,他几乎没吃过降糖药。“肯定是胖的事儿,饮食不合理,减减体重血糖就降下来了。”赵良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,仅通过运动、饮食、偏方来控糖,中间几次因低血糖晕倒,他仍坚持不用药。令人唏嘘的是,即便尿中出现泡沫、夜尿增多,肾脏提出了“严重警告”,他依然没有引起重视,还在尝试偏方治疗。最近1个多月,他特别爱出汗,走路时总感觉下肢无力,连挪两步都费劲儿,腿还肿了,这才想起来规范就医。经过尿常规、尿白蛋白/肌酐比值、血肌酐等相关检查显示,赵良的糖尿病肾病已经进展到终末期——尿毒症期,病情无法逆转。“糖尿病肾病共分5期,约有1/5的糖友会合并糖尿病肾病。”zoozoozoo人与猪涧西院区糖尿病科主任李宇鹏说,如果发现早、血糖控制好,1期可逆,3期则是“关键窗口期”,一旦进展到4期和5期,将会给糖友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。就拿赵良来说吧,很多糖友像他一样,总认为糖尿病是慢性病,并没有重视它,对于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也没当回事儿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“对糖友来说,确诊后就要定期做尿检,通过检测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来监测肾脏功能。”李宇鹏说,像尿中有细小的泡沫且超过10分钟仍不消散,则提示蛋白尿,这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到3期的典型表现。同时,糖友夜尿超过每晚2次,且夜尿量明显增多,甚至多于白天尿量,也说明肾功能受损。眼底表现可作为观察肾脏病变的一个窗口,也就是说,眼底出现的一些不良症状,如视物模糊、眼部水肿、眼底出血等,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征兆,都提示肾脏正在一步步受损。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很多,如尿蛋白、尿微量白蛋白、血肌酐、肌酐清除率等,检查又分为尿检、血检、肾脏B超等,想要监测肾功能可不简单。李宇鹏介绍,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,筛查时可先查尿常规,进一步查血,同时可遵医嘱做肾脏彩超。确诊2型糖尿病的糖友,建议同时做糖尿病眼病、糖尿病肾病筛查,定期进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、血肌酐水平等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伤问题,逆转或延缓病情进展。血糖控制不佳或是经常波动的糖友,要加测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,以免造成糖尿病肾病漏诊。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,建议肾脏B超定期每次都做。李宇鹏建议,预防糖尿病肾病,糖友要均衡饮食,积极运动,控制好血糖、血压,尽量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,还要遵医嘱用药,不要自行调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