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人做心电图后被告知有“窦性心律不齐”,于是误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。其实,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心脏病,“心跳太齐”反倒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。
如果把心脏比作一部“电动机器”,正常人心脏中的电流就来源于一个叫“窦房结”的地方。窦房结像一个微型发电站,每分钟发出60~100次电脉冲,使心脏规律跳动。
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一种叫“心率变异性检查”的项目,就是用更精密的方法评估心跳是不是“太整齐”了。一旦确诊,应在生活中格外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,以防不良事件发生。
普通青壮年人心率较慢时,常表现为不齐,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,但这种现象并非病理状态,无需过分担心。静息状态下心率高低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的健康状况,60~100次/分钟被视为在正常范围内。
大于100次/分钟,为窦性心动过速;超过150次/分钟可能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、房颤、房扑等,患者常伴有心跳节律不规整。
若心脏长期处于高速运转状态,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收缩与舒张,一方面会造成心肌供氧减少,导致心脏供血不足、心肌缺血。另一方面会增加心肌耗氧,导致心脏扩大、心衰。严重的心跳过慢(低于45次/分钟)容易造成血液流速减慢,血液黏稠度增加,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供氧变差,患者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、胸闷、气短等不良反应,严重的会导致晕厥,诱发心绞痛,甚至危及生命。
减盐限盐,戒烟限酒,少点外卖,少吃快餐,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。
熬夜、吸烟、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。少喝浓茶,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;还应定时大便,保持排便顺畅。
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,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,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。体重指数在18.5~24之间,为正常体重;超过24为超重,超过28为肥胖。
注意:体重指数并不能反映脂肪分布,有的人体重指数正常,但腹部脂肪堆积不少,患慢病的风险仍然很高。所以要结合腰围,判断是否需要减肥
定期锻炼,运动强度适宜,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。
提醒:不管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,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。
壮年人的运动心率应基本控制在130~160次/分钟,老人则控制在120~130次/分钟,青少年最好是130~140次/分钟。
生活中心态要平和,不要总着急、生气,如果因为紧张、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,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。▲